xīngxiàng

兴象


拼音xīng xiàng
注音ㄒ一ㄥ ㄒ一ㄤˋ

繁体興象

兴象

词语解释

兴象[ xīng xiàng ]

⒈  指诗词中的意境。

引证解释

⒈  指诗词中的意境。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孟浩然》:“至如‘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无论兴象,兼復故实。”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陶翰》:“为诗词笔双美,既多兴象,復备风骨。”
清 施闰章 《蠖斋诗话·杜注》:“‘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 星河影动摇’,盖言峡流倾注,上撼星河,语有兴象。”

分字解释


※ "兴象"的意思解释、兴象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兴象”:

意思:兴象指的是事物所具有的生动形象和情感色彩,常用于文学艺术领域,指作品中通过描绘所展现出来的意境和情感。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出现“兴象”这个词,但根据其组成部分,“兴”可以解释为兴起、兴致、兴趣,“象”可以解释为形象、象征、模样。因此,“兴象”可能被理解为兴起之象或兴趣所表现的形象。

出处:

“兴象”一词在《文心雕龙》中有出现,是刘勰在论述文学创作时提到的概念。

同义词:

意境、意境、风貌、情景

反义词:

平淡、枯燥、无味

相关词语:

意象、情趣、氛围、意境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兴象”一词在文学批评中较为专业,较少有与之直接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可以联想到一些文学评论中对某部作品兴象的赞誉或批评。

造句: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展现出一幅宁静美好的兴象,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