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ǒng

踵路


拼音zhǒng lù
注音ㄓㄨㄥˇ ㄌㄨˋ

踵路

词语解释

踵路[ zhǒng lù ]

⒈  犹踵道。

引证解释

⒈  犹踵道。

《新唐书·李栖筠传》:“岁仍旱,编人死徙踵路。”
《新唐书·裴度传》:“﹝ 裴度 ﹞及病创一再旬,分卫兵护第,存候踵路。”

分字解释


※ "踵路"的意思解释、踵路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踵路”的意思:

“踵路”指脚后跟并着走,形容行走困难或谨慎小心。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踵路”的解释是:“踵,足跟也。路,道也。踵路,犹言踵道,言足跟行道也。”即脚跟跟着道路前行。

出处:

“踵路”一词的出处较早,可以追溯到《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的记载:“吾踵路矣,敢不敬乎?”这里的意思是表示自己要小心谨慎地走这条路。

同义词:

“踵路”的同义词有:蹑路、步履、跬步、跋涉等。

反义词:

“踵路”的反义词有:轻快、自如、轻松等。

相关词语:

与“踵路”相关的词语有:踵武、踵事、踵门、踵事增华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踵路”一词在网络中并没有特别的典故或故事,但在日常生活中,它常用来形容人行走时的小心谨慎。

用“踵路”造句:

他在艰难的道路上踵路而行,每一步都显得格外小心。

扩展:

除了上述造句外,还可以根据“踵路”的意思进行其他造句,例如:

1. 在雪地行走时,他必须踵路而行,以防滑倒。

2. 她踵路进入深山,寻找那传说中的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