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

虮虱


拼音jǐ shī
注音ㄐ一ˇ ㄕ

繁体蟣蝨

虮虱

词语解释

虮虱[ jī shī ]

⒈  见“虮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蟣虱”。 虱及其卵。

《韩非子·喻老》:“天下无道,攻击不休,相守数年不已,甲冑生蟣蝨,鷰雀处帷幄,而兵不归。”
《史记·项羽本纪》:“夫搏牛之蝱不可以破蟣蝨。”
唐 元稹 《捉捕行》:“蟣虱谁不轻,鲸鯢谁不恶。”
清 黄遵宪 《锡兰岛卧佛》诗:“婆罗 左右望,羣岛比蟣蝨。”
阿英 《袁中郎做官》:“令所对者,鶉衣百结之粮长,簧口利舌之刁民,及蟣蝨满身之囚徒耳。”

⒉  比喻卑贱或微小。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笑蟣虱之宴安,不觉事异而患等。”
宋 文天祥 《御试策一道》:“此何等蟣蝨事,而陛下以身亲之。”
章炳麟 《訄书·学隐》:“若 东原(戴震 )者,观其遗书,规摹閎远,执志故可知。当是时,知中夏黦黯不可为,为之无鱼子蟣蝨之势足以藉手。”

分字解释


※ "虮虱"的意思解释、虮虱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汤沐具而虮虱相吊,大厦成而燕雀相贺,忧乐别也。(洗头的热水准备停当,头上的虮子虱子就会互相吊唁;大厦落成,燕雀就会互相庆贺可以筑巢了,这忧乐各不相同。)燕雀相贺的出处。刘安

2.改变了什么经济,一些企业只会虮虱相吊,坐以待毙。

3.改变了什么经济,一些企业只会虮虱相吊,坐以待毙。

4.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5.改变了什么经济,一些企业只会虮虱相吊,坐以待毙。


AI解释


词语“虮虱”的意思:

“虮虱”是指寄生在人体或动物体上的小昆虫,虮是寄生在人体上的,虱是寄生在动物体上的。它们以宿主的血液为食,对人体和动物的健康都有害。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关于“虮虱”的解释如下:

虮,虫名,似虱而小,寄生人体,食血。

虱,虫名,似蝇而小,寄生动物,食血。

出处:

“虮虱”这个词语最早见于《诗经》中的《小雅·巷伯》篇:“虮虱之患,其毒如蜂。”

同义词:

虱子、虱虫、虱蚤

反义词:

无特定反义词

相关词语:

虮虱之患、虱子病、虱子咬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虮虱”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提及一个成语“虮虱之患”,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这个成语比喻小患不除,必成大患。故事讲述晋文公在位时,虮虱之患严重,百姓生活困苦。晋文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亲自巡视民间,发现虮虱之患的根源在于官员贪污腐败。于是,他严厉惩治贪官,终于解决了虮虱之患。

用这个词语造句:

我国古代,虮虱之患严重,影响了百姓的生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帝王都采取了严厉措施,以保障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