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àng shēn
注音ㄙㄤˋ ㄕㄣ
繁体喪身
⒈ 丧命。
⒈ 丧命。
引汉 班固 《白虎通·谏诤》:“为君不避丧身,义之性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养生》:“丧身以全家,泯躯而济国,君子不咎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丑狐》:“观其见金色喜,其亦利之所在,丧身辱行而不惜者歟?”
⒈ 死亡。
引《三国演义·第二回》:「若不斩草除根,必为丧身之本。」
例如:「丧身败家」。
1.罗氏后人,不闻朝中选帅;异邦皇族,何尝胯下丧身?以至娇娘三千,天兵百万,种种谬谈,不胜枚举。
词语“丧身”的意思:
“丧身”指失去生命,遭受死亡。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丧,失也。身,体也。丧身,谓失去生命也。”
出处:
“丧身”这个词语的出处很广,常见于古文诗词和小说中,用于描述人物不幸遭遇死亡或因某些原因丧命的情况。
同义词:
“丧命”、“丧生”、“毙命”、“遇难”、“牺牲”等。
反义词:
“存活”、“生存”、“幸存”等。
相关词语:
“丧命之地”、“丧生之祸”、“遇难者”、“牺牲者”、“英勇献身”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一个与“丧身”相关的网络故事是“三国演义”中的赵云救阿斗的故事。在故事中,赵云为了救刘备的儿子阿斗,勇闯敌营,最终在生死关头,阿斗险些丧身,幸得赵云及时救出。
造句:
他为了救出被困的群众,不顾个人安危,最终在火海中丧身,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