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木


拼音xǐ mù
注音ㄒ一ˇ ㄇㄨˋ

徙木

词语解释

徙木[ xǐ mù ]

⒈  《史记·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后用为取信于民之典。

引证解释

⒈  后用为取信于民之典。

《史记·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唐 刘禹锡 《答饶州元使君书》:“徙木之信必行,则民不惑,此政之先也。”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赵高李斯》:“商鞅 立信於徙木,立威於弃灰,刑其亲戚师傅,积威信之极,以及 始皇,秦 人视其君如雷电鬼神,不可测也。”
清 吴伟业 《读史杂诗》之二:“商君 刑师傅,徙木见威约。”

分字解释


※ "徙木"的意思解释、徙木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徙木”的意思:

“徙木”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移动树木,也可以比喻迁移、迁徙。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徙木”可能没有直接的解释条目,但根据“徙”字的本义,“徙”有迁移、移动的意思,因此“徙木”可以理解为移动树木。

出处:

“徙木”这个词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它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多用于描述迁移树木的情景。

同义词:

迁木

移树

迁移

反义词:

栽植

固定

相关词语:

迁移

迁徙

移民

迁居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徙木”并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在古代,可能会用“徙木”来比喻某些政策或行动,如“徙木立信”,意指通过一些具体行动来树立信誉或威信。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美化环境,园林工人决定在公园内徙木,将一些生长过密的树木迁移到公园的边缘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