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肌


拼音kè jī
注音ㄎㄜˋ ㄐ一

刻肌

词语解释

刻肌[ kè jī ]

⒈  古代指墨、劓、膑、刖之刑。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指墨、劓、膑、刖之刑。

《后汉书·梁统传》:“五帝 有流、殛、放、杀之诛, 三王 有大辟、刻肌之法。”
李贤 注:“刻肌谓墨、劓、臏、刖。”

分字解释


※ "刻肌"的意思解释、刻肌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刻肌”的意思:

“刻肌”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痛苦或悲伤到了极点,感觉像刀刻在皮肤上一样。它通常用来形容非常剧烈的疼痛或者极度的悲伤。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列出“刻肌”这个词语,但根据其意思,可以推测“刻”字在这里是动词,意为雕刻或刻画,“肌”指皮肤。因此,可以理解为用刀刻在皮肤上的意思。

出处:

“刻肌”这个成语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出处,它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可能源自古代文学作品中对极度痛苦或悲伤的描写。

同义词:

刻骨

切肤

刺骨

痛彻心扉

反义词:

无痛

轻松

安然

欢快

相关词语:

刻骨铭心

切肤之痛

刺骨之寒

痛不欲生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刻肌”作为一个成语,并没有一个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是可以联想到一些文学作品或者历史故事中的情节,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故事,其中可能会有类似“刻肌”这样形容极度痛苦的描写。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经历了那次严重的车祸后,她的伤痛刻肌铭心,直到多年以后仍然难以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