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àntáng

善堂


拼音shàn táng
注音ㄕㄢˋ ㄊㄤˊ

善堂

词语解释

善堂[ shàn táng ]

⒈  旧时指育婴堂、养老院等慈善机构。

引证解释

⒈  旧时指育婴堂、养老院等慈善机构。

清 冯桂芬 《收贫民议》:“今 江 浙 等省颇有善堂、义学、义庄之设。”
孙中山 《军人精神教育》:“香港 澳门,从前恒有积产之家,恐其子孙浪费,而以家产托之善堂管理,将其入息半数,捐入善堂,留其半以遗子孙。”
郁达夫 《出奔》:“董玉林 向城里的善堂去领了一笔款来之后,就雇工动手作了十几具棺木,寄放在 董氏 的家庙里待施。”

国语辞典

善堂[ shàn táng ]

⒈  我国古代的一种公益机构。由慈善人士捐钱合建,并共同经营,专门办理各种救济工作。

《老残游记·第二〇回》:「魏谦抵死不肯收,听其自行捐入善堂了。」

分字解释


※ "善堂"的意思解释、善堂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善堂本来就是扶危济困的场所,黎家现在在培养人才方面出现困难,向善堂求支持实属天经地义。


AI解释


词语“善堂”的意思:

“善堂”是指旧时民间为救济贫困、安置孤寡、施舍药物等慈善事业而设立的组织或场所。它体现了古代社会对慈善事业的重视和民间自发的互助精神。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未收录“善堂”这个词语,因此没有具体的解释。

出处:

“善堂”这个词语没有明确的出处,它是根据其含义和用法逐渐形成的。

同义词:

善举所、善会、慈善堂、义庄、义仓等。

反义词:

恶行、恶行所、恶会等。

相关词语:

善行、善举、慈善、公益、救济、孤寡、贫困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善堂”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以下是一个与慈善事业相关的典故:

传说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张三的富商,他乐善好施,广行善举。他设立了一个善堂,专门用于救济贫困、安置孤寡、施舍药物等慈善事业。张三的善举感动了身边的人,许多人都纷纷效仿,纷纷设立善堂,使得慈善事业在民间得以广泛传播。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我国的许多地方,善堂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孤寡老人和贫困家庭提供了温暖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