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食褐


拼音shí hè
注音ㄕˊ ㄏㄜˋ

食褐

词语解释

食褐[ shí hè ]

⒈  衣食。

引证解释

⒈  衣食。

宋 石介 《庆历圣德颂》:“弼将予命,不畏不慑,卒復旧好,民得食褐。”

分字解释


※ "食褐"的意思解释、食褐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食褐”的意思:

“食褐”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穿着粗布衣服,过着朴素的生活。这个词语常用来形容贫穷或隐居的人。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食褐”条目的解释为:“食,通‘舍’,舍褐也。褐,粗布衣也。言其食粗布衣,故曰食褐。”

出处:

“食褐”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既没,弟子盖三千人,其贤者七十有二。孔子既没,颜回、曾参、子贡、子路、子张、子游等,皆食褐衣,居陋巷,以行其志。”

同义词:

食粗

食布

食素

反义词:

穿绸

穿绫

穿锦

相关词语:

俭朴

贫居

隐逸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食褐”的故事,可以提及《论语》中关于颜回的记载。颜回是孔子的弟子,以品德高尚、生活简朴著称。据《论语·雍也》记载,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里的“一箪食,一瓢饮”就是形容颜回生活简朴,与“食褐”的概念相吻合。

造句:

尽管他现在已经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但他始终保持着食褐的节俭生活,不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