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璋

词语解释
牙璋[ yá zhāng ]
⒈ 古代的一种兵符。
⒉ 借指将帅。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的一种兵符。
引《周礼·春官·典瑞》:“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牙璋瑑以为牙。牙齿,兵象,故以牙璋发兵,若今时以铜虎符发兵。”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牙璋,判合之器也,当於合处为牙,如今之‘合契’。牙璋,牡契也。以起军旅,则其牝宜在军中,即虎符之法也。”
宋 叶适 《上李签院启》:“制牙璋玉节之符,董熊士虎臣之用。”
⒉ 借指将帅。
引唐 杨炯 《从军行》:“牙璋辞凤闕,铁骑绕 龙城。”
明 徐复祚 《投梭记·恣劫》:“铜虎承恩日,牙璋发斾时。”
分字解释
※ "牙璋"的意思解释、牙璋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牙璋”:
意思:牙璋是一种古代的玉器,形状像玉璋,上面有牙状的装饰,通常用于作为凭证或信物。在古代,牙璋是皇帝赐给将领的兵符,象征权力和信任。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对“牙璋”的解释是:“牙璋,玉器也。似玉璋而上有牙,古之符节也。”
出处:《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光武得传国玉玺,及牙璋、玉印、金印,乃知天命。”
同义词:符节、玉节、符印、牙印
反义词:无确切反义词,但与“牙璋”相对的概念可能是指失去信任或权力的象征。
相关词语:玉玺、兵符、信物、凭证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牙璋在历史上多次出现,尤其是在古代军事和政治的背景下。一个与之相关的典故是关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据说诸葛亮北伐时,曾得到一枚牙璋,作为皇帝赐予的兵符,象征着他有征战的权力。
网络故事或典故示例:在某个网络论坛上,有人分享了一个关于牙璋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古代将领如何凭借牙璋取得了胜利,并以此证明了自己的忠诚。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牙璋是皇帝赋予将领的最高权力象征,因此每一名将领都视其为无上的荣誉。
相关词语
- yá xiāng牙香
- ōu yá吽牙
- yá yá wǔ牙牙伍
- xián dǎ yá闲打牙
- lán yá蓝牙
- yá jié牙节
- yǐ yá huán yá以牙还牙
- yá hòu huì牙后慧
- méi yá qián没牙箝
- yá zhā牙楂
- yù yá玉牙
- tóng yá lì铜牙利
- yá kè xī牙克西
- bāo yá龅牙
- méi yá kěn没牙啃
- lì chǐ líng yá俐齿伶牙
- guī zhāng珪璋
- tóng yá童牙
- mǎ yá xiāng马牙香
- mén yá门牙
- yá qí牙旗
- xiāng yá镶牙
- chā yá叉牙
- yá zǐ牙子
- yá niè牙孽
- hǎi yá海牙
- láng yá xū狼牙须
- lì chǐ néng yá利齿能牙
- guī zhāng tè dá圭璋特达
- xíng yá行牙
- wèi yá未牙
- bó yá xián伯牙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