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o

椒目


拼音jiāo mù
注音ㄐ一ㄠ ㄇㄨˋ

椒目

词语解释

椒目[ jiāo mù ]

⒈  花椒内的黑子。

引证解释

⒈  花椒内的黑子。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椒》“熟时收取黑子”原注:“俗名‘椒目’。”
宋 寇宗奭 《本草衍义·蜀椒》:“其中子谓之椒目,治盗汗尤工。”
清 陈淏子 《花镜·椒》:“内有小黑子突出,如人之瞳子,故有椒目之称。”

分字解释


※ "椒目"的意思解释、椒目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椒目”的意思:

“椒目”是指用椒实做成的针眼,也比喻极小的事物。在古代,椒目曾被用作药引子,因为椒有温中散寒的作用,而椒目则有小孔,有助于药物渗透。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椒目”的解释为:“椒目,椒之目也。目,犹孔也。椒之实,其皮有孔,故曰椒目。”

出处:

“椒目”一词的出处较难确定,因为它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可能是从椒的实际用途引申出来的比喻。

同义词:

椒实

椒粒

反义词:

大块

巨大

相关词语:

椒房(古代后妃所居之地,因椒目可以驱虫,故称椒房)

椒盐(用椒和盐制成的调味品)

椒酱(用椒制成的酱料)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椒目”在网络上没有特别著名的故事或典故,但在中医药文化中,椒目常被提及,如《本草纲目》中记载椒目有“散寒,温中,下气,止呃逆”的功效。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曾用椒目比喻小事:“你说这些小事,比椒目还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