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兹

词语解释
于兹[ yú zī ]
⒈ 在此。
⒉ 于今,至今。
⒊ 当今,今世。
引证解释
⒈ 在此。
引《书·盘庚上》:“我王来,既爰宅于兹。”
孔 传:“言 祖乙 已居於此。”
明 胡应麟 《诗薮·遗逸中》:“残珠剩玉,沦没渊海,能亡三嘆?因识其目于兹云。”
⒉ 于今,至今。
引汉 东方朔 《非有先生论》:“虚心定志,欲闻流议者,三年于兹矣。”
晋 潘岳 《怀旧赋》:“不歷 嵩丘 之山者,九年于兹矣。”
唐 韩愈 《祭侯主簿文》:“我狎我爱,人莫与夷,自始及今,二纪于兹。”
⒊ 当今,今世。
引《汉书·司马相如传》:“休烈显乎无穷,声称浹乎于兹。”
颜师古 注:“于兹,犹言今兹也。”
⒋ 吁嗟;叹息。
引汉 蔡邕 《玄文先生李子材铭》:“于兹先生,秉德恭勤。”
1. 至今。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今臣生十二岁於兹矣。”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朕立諫鼓、设谤木,於兹三年矣。”
⒌ 在此。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执銓以平,御烦以简。
引裴楷 清通, 王戎 简要,復存於兹。”
分字解释
※ "于兹"的意思解释、于兹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朕惟帝皇之道,德莫大于克孝,治莫大于得贤,朕早历多难,入绍大统,仰思祖宗付托之重,战兢惕厉,于兹八年。
AI解释
词语“于兹”的意思是“从这里”、“从此”。它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常用于书面语中,表示从某个时间点或地点开始。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于兹”条目解释为“从此,自此”。
出处:
“于兹”一词的出处较为广泛,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如《诗经》、《楚辞》等。
同义词:
从此、自此、于是、于此等。
反义词:
无特定反义词,但可理解为“在此之前”、“之前”。
相关词语:
自此、于是、于此、于是乎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于兹”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并不常见,但可以将其融入故事中,如:
故事:小明从家乡来到大城市,立志要闯出一番事业。他常常想起家乡的亲人,感叹道:“于兹,我已在这座城市奋斗了五年,虽然艰辛,但我从未放弃。”
用这个词语造句:
于兹,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关词语
- yú jīn于今
- hé yú合于
- jiàn yú鉴于
- gǎn yú敢于
- jī yú基于
- zhì yú至于
- yú sī yú sī于思于思
- duì yú对于
- chǔ yú处于
- guān yú关于
- zhōng yú终于
- zài yú在于
- wèi yú位于
- cún shí yī yú qiān bǎi存十一于千百
- yú shì于是
- shǔ yú属于
- biàn yú便于
- yóu yú由于
- gěng gěng yú huái耿耿于怀
- nán yú难于
- qīng chū yú lán ér shèng yú lán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jǐn cì yú仅次于
- yú yú于于
- wú jì yú shì无济于事
- yú tián于窴
- yǐ zhì yú以至于
- shì biǎn yú bāo示贬于褒
- yú yuè于越
- yú xú于徐
- guī yú归于
- zī fēi兹飞
- yú hū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