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军

词语解释
护军[ hù jūn ]
⒈ 秦汉时临时设置护军都尉或中尉,以调节各将领间的关系。魏晋以后,设护军将军或中护军,掌军职的选用,亦与领军将军或中领军同掌中央军队。
⒉ 唐中叶后,在神策军设护军中尉及中护军,为禁军统帅,以宦官充任。宋不设。清制,京旗有护军营,置护军统领以管理之。参阅《通典·职官十六》、《清文献通考·兵二》。
⒊ 唐以后历朝置上护军及护军,为仅有名号而无职事的勋官。清废。参阅《续通典·职官十六》。
⒋ 清代以守卫宫城的八旗兵为护军,设护军统领以下各职。
引证解释
⒈ 秦 汉 时临时设置护军都尉或中尉,以调节各将领间的关系。 魏 晋 以后,设护军将军或中护军,掌军职的选用,亦与领军将军或中领军同掌中央军队。
引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护军中尉 随何。”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五年》:“以中护军与 张昭 共掌众事。”
胡三省 注:“秦 置护军都尉, 汉 因之。 高祖 以 陈平 为护军中尉。 武帝 復以为护军都尉,属大司马。 三国 虎争,始有中护军之官。 《东观记》曰:汉 大将军出征,置中护军一人。 魏 晋 以后,资轻者为中护军,资重者为护军将军。然 吴 又有左右护军,则 吴 制自是分中、左、右为三部。”
⒉ 唐 中叶后,在神策军设护军中尉及中护军,为禁军统帅,以宦官充任。 宋 不设。 清 制,京旗有护军营,置护军统领以管理之。参阅《通典·职官十六》、《清文献通考·兵二》。
⒊ 唐 以后历朝置上护军及护军,为仅有名号而无职事的勋官。 清 废。参阅《续通典·职官十六》。
⒋ 清 代以守卫宫城的八旗兵为护军,设护军统领以下各职。
分字解释
※ "护军"的意思解释、护军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护军”的意思:
“护军”是指古代军队中负责保护军队安全、维护军纪的官员或士兵。在清朝等封建王朝,护军是皇帝或高级将领身边的亲兵,主要负责保卫皇帝或将领的安全。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护军”条目解释为:“护,卫也。军,众也。护军,谓保卫军队之官也。”
出处:
“护军”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特别是在封建王朝时期,如清朝等。
同义词:
卫兵、护卫、亲兵、护从等。
反义词:
逃兵、叛军、溃军等。
相关词语:
禁卫军、侍卫、亲兵、护卫队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护军”的故事,可以参考清朝康熙皇帝身边的护军统领阿济格。阿济格是康熙帝的亲信,曾参与平定三藩之乱,为康熙帝立下赫赫战功。在民间传说中,阿济格忠心耿耿,深受康熙帝信赖。
网络故事或典故:《康熙王朝》电视剧中,阿济格作为康熙帝身边的护军统领,多次为康熙帝化解危机,展现了护军的忠诚与勇敢。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护军是皇帝身边不可或缺的保卫力量,他们日夜守护在皇帝身边,确保皇帝的安全。
相关词语
- jūn jǐng军警
- bā lù jūn八路军
- guān dōng jūn关东军
- hù shēn lóng护身龙
- jūn mín军民
- jūn yòng军用
- jūn qián军前
- fáng hù bō lí防护玻璃
- tài píng jūn太平军
- hù shēn fó护身佛
- guàn jūn冠军
- wéi hù维护
- jūn jī chǔ军机处
- hóng jūn红军
- hù shēn zhòu护身咒
- ài hù爱护
- jūn guān军官
- hù lǐ xué护理学
- hù shēn jiā护身枷
- hù lù lín护路林
- zhí wù bǎo hù植物保护
- fáng hù防护
- hù háng护航
- hù lǐ护理
- jūn jī军机
- jìn jūn进军
- jūn tuán军团
- guó mín jūn国民军
- gé mìng jūn革命军
- hù lǐ yuán护理员
- jūn dāo军刀
- jūn guó zhǔ yì军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