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己

词语解释
行己[ xíng jǐ ]
⒈ 谓立身行事。
引证解释
⒈ 谓立身行事。
引《论语·公冶长》:“子 谓 子产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清 钮琇 《觚賸续编·简公雪冤》:“士人行己,贵乎立品,即小可以见大,即穷可以徵达。”
分字解释
※ "行己"的意思解释、行己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素位而行,随适而安,固吾人立身行己之大要也。
2.行己须先诚实,只如书帖言语之类,不情缪敬,尽须削去,如未尝瞻仰而言瞻仰,未尝怀渴而言怀渴,须尽去之,以立其诚。
3.近代以来,梁启超著有《说悔》,张文穆著有《行己有耻与悔过自新》,鲁迅著有《狂人日记》,巴金著有《随想录》《生之忏悔》,无不倡扬忏悔之观念。
4.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5.“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昨天,广州珠岛宾馆回荡着孩子们朗朗的诵读声。
6.儒家君子“行己有耻”,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有尊严,不会去做贬损自我尊严的事情而让自己感到耻辱。
AI解释
词语“行己”的意思:
“行己”指的是一个人在行为上自我约束、自我修养,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或原则来行事。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收录“行己”这个词语,但根据其词义,可以理解为“行”代表行为,“己”代表自己,因此可以推测其意义与个人行为规范有关。
出处:
“行己”这个词语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它来源于对个人行为的规范和要求的表达。
同义词:
修身、自律、克己、自持等。
反义词:
放任、纵欲、无度、任性等。
相关词语:
行为、品德、道德、规矩、操守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行己”这个词语在网络中没有特别著名的典故,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故事和人物都可以用来体现这一概念,例如古代的廉颇、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就是强调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始终秉持着行己的信念,无论在何种困境下都坚守自己的原则。
相关词语
- xíng dòng xiē行动些
- gè háng gè yè各行各业
- xíng jìn行进
- xíng zhèng jī guān行政机关
- háng yè行业
- háng dōng行东
- háng huì行会
- xíng wéi行为
- chéng xíng程行
- yú shí zhuì xíng余食赘行
- háng xíng航行
- pái háng排行
- liàng lì ér xíng量力而行
- xíng xíng hǎo行行好
- liú xíng流行
- shēn jǐ身己
- shēn tǐ lì xíng身体力行
- shào nián xíng少年行
- xíng pù行铺
- lǚ xíng旅行
- bù xíng步行
- cǎo xíng草行
- háng qíng行情
- jìn xíng进行
- tī jǐ体己
- xíng cǎo行草
- dòng xíng动行
- xíng yí行移
- xíng zhèng行政
- xíng lù zi行路子
- bù xíng不行
- pí cǎo háng皮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