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òng

贡服


拼音gòng fú
注音ㄍㄨㄥˋ ㄈㄨˊ

繁体貢服

贡服

词语解释

贡服[ gòng fú ]

⒈  贡献服饰。语本《汉书·元帝纪》“齐三服官”颜师古注引李斐曰:“齐国旧有三服之官。春献冠帻为首服,纨素为冬服.轻绡为夏服。”

引证解释

⒈  贡献服饰。

语本《汉书·元帝纪》“齐 三服官” 颜师古 注引 李斐 曰:“齐国 旧有三服之官。春献冠幘为首服,紈素为冬服.轻綃为夏服。”
宋 宋庠 《蚕说》:“方且规规然重商人衣丝之条,罢 齐 官贡服之职。”

分字解释


※ "贡服"的意思解释、贡服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贡服”的意思:

“贡服”是指古代臣子或地方官员向皇帝进贡的服饰,通常具有很高的礼仪性和象征意义。这些服饰往往精美华丽,用以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和忠诚。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关于“贡服”的解释为:“贡,献也。服,衣也。贡服,谓臣子或地方官进贡之衣也。”

出处:

“贡服”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司服》,“司服掌诸侯之祭祀、宾客、丧纪之服,辨其名物,与其用事,辨其衣服,与其章服。”这里的“衣服”即指贡服。

同义词:

进贡服饰、朝服、朝贡服饰

反义词:

掠衣、粗衣、素衣

相关词语:

贡品、朝贡、礼仪、服饰、冠冕堂皇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贡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提及的是,在中国古代,贡服是皇帝身份和权力的象征。据传,明朝皇帝朱元璋曾规定,所有进贡的贡服必须经过皇家织造局统一制作,以确保贡服的质量和规格。这一规定体现了皇帝对贡服的重视。

网络故事:《贡服传奇》

故事讲述了一位名叫李明的年轻织工,因其制作的贡服质量上乘,被皇帝选中进贡。李明在进贡过程中,历经艰辛,最终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赢得了皇帝的赏识,成为了皇家织造局的负责人。

造句:

在古代,为了表达对皇帝的尊敬,地方官员们都会精心制作贡服,以示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