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ànguó

献馘


拼音xiàn guó
注音ㄒ一ㄢˋ ㄍㄨㄛˊ

繁体獻馘

献馘

词语解释

献馘[ xiàn guó ]

⒈  古时出战杀敌,割取左耳,以献上论功。馘,被杀者之左耳。亦泛指奏凯报捷。

引证解释

⒈  古时出战杀敌,割取左耳,以献上论功。馘,被杀者之左耳。亦泛指奏凯报捷。

《诗·鲁颂·泮水》:“矫矫虎臣,在泮献馘。”
郑玄 笺:“馘,所格者之左耳。”
《文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献馘万计,遂定边城。”
李周翰 注:“战胜则割死人之耳,以献於君。”
《三国演义》第七一回:“献馘功勋重,开疆展帝畿。”
清 孙枝蔚 《寄怀王诒上祭酒》诗:“池边传献馘,殿上待賡诗。”

国语辞典

献馘[ xiàn guó ]

⒈  古代战争时将敌人杀死,割下左耳以献给君王。

《诗经·鲁颂·泮水》:「矫矫虎臣,在泮献馘。」

分字解释


※ "献馘"的意思解释、献馘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献馘”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意思是指战争中杀敌后献上敌人的首级或俘虏,表示对胜利的庆祝和对君王的忠诚。在古代,士兵将敌军将领的首级献给君主,是表示荣耀和忠诚的一种行为。

康熙字典解释:

献馘,杀敌,献其首级也。见《礼记·王制》。

出处:

“献馘”一词最早见于《礼记·王制》:“大夫献馘,士献功。”

同义词:

献首、献俘、献功

反义词:

投降、败逃

相关词语:

献祭、献祭品、献媚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献馘”在古代军事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因此常被用来描述英勇的战斗和胜利的荣耀。在网络文化中,有时会用“献馘”来形容在网络游戏中取得胜利或在竞技比赛中战胜对手。

网络故事或典故示例:

某网络游戏中,一名玩家在一场激烈的团战中,凭借精湛的操作和团队协作,成功击败了敌方核心玩家,于是他在游戏中发文庆祝:“今天献馘,为我国荣耀再添一笔!”

用“献馘”造句:

在古代战场上,士兵们英勇奋战,终于击败了敌军,他们纷纷献馘以示忠诚和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