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ēnglín

登临


拼音dēng lín
注音ㄉㄥ ㄌ一ㄣˊ

繁体登臨
词性动词

登临

词语解释

登临[ dēng lín ]

⒈  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visit fam ous muntains,place of interest,etc.;

引证解释

⒈  登山临水。也指游览。

语本《楚辞·九辩》:“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禪於 姑衍,登临 翰海。”
唐 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诗:“江山留胜跡,我辈復登临。”
金 元好问 《东园晚眺》诗:“一诗不尽登临兴,落日东园独倚栏。”
朱德 《游南泥湾》诗:“登临万花岭,一览羣山小。”
碧野 《白云·绿树·金花》:“我对这座名山仰慕已久,但却无缘登临。”

国语辞典

登临[ dēng lín ]

⒈  登高望远。

唐·杜甫〈登楼〉诗:「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宋·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词:「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分字解释


※ "登临"的意思解释、登临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2.登临五径,俯视黄河,河水波涛汹涌,咆哮万里,惊心动魄.

3.《题潼关楼》,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4.登临五径,俯视黄河,河水波涛汹涌,咆哮万里,惊心动魄.

5.痛苦是涩的,美丽是甜的。人生百态,味道也是酸甜苦辣一应俱全的,登临峰顶,虽然疲惫,但独享“一览众山小”的滋味,还是让人在涩中品味到了甜美。品味人生,涩的……甜的……痛苦的……美丽的。

6.月华幽光羡登临,红尘悲怆我自知。

7.少年天子武宗登临龙廷宝座,凭借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自然不用装样子给别人看,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了,贪玩好动的本性不久就暴露了出来。

8.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9.今天,2014全国网络媒体宁夏行记者团登临位于青铜峡市黄河西岸的中华黄河楼,近距离感受大河奔流的波澜壮阔之景。


AI解释


词语“登临”的意思:

“登临”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登上高处,如山巅、楼台等,进行游览或观赏。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登”字有上升、到达的意思,“临”字有来到、靠近的意思。因此,“登临”合起来就是指到达高处,进行游览或观赏。

出处:

“登临”一词的出处较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中。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中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诗句,其中的“登台”即指登上楼台。

同义词:

登高、攀高、登临、登峰造极等。

反义词:

下沉、下降、落、沉等。

相关词语:

登高望远、登峰造极、登台拜将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登临”的典故很多,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描述了诗人登上鹳雀楼,远眺四周景色的情景。

造句:

周末,我和朋友一起登临了山顶,俯瞰整个城市的美景,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