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误

词语解释
贻误[ yí wù ]
⒈ 错误引领,使入歧途。
例贻误青年。
英mislead;
⒉ 错误遗留下去,使受到坏的影响。
例贻误工作。
英affect adversely; bungl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貽悮”。耽误。
引《红楼梦》第九三回:“若有并未告假,私自出去,传唤不到,貽误公事的,立刻给我打了撵出去!”
太平天囯 洪仁玕 《戒浮文巧言谕》:“倘或听之不聪,即将貽误非浅。”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二:“儻再不知自爱,貽悮公事,白简具在,不能为尔辈恕矣。”
鲁迅 《书信集·致李桦》:“在信中发表个人意见不要紧,倘一公开,深恐贻误大局。”
国语辞典
贻误[ yí wù ]
⒈ 耽误。
引《清史稿·卷一二·高宗本纪三》:「以额驸科尔沁亲王色布腾巴勒珠尔贻误军机,褫爵禁锢。」
分字解释
※ "贻误"的意思解释、贻误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历史好比人生,抱憾的心情无法使业已失去的一瞬重返,绝无仅有的一小时,所贻误的,千载难以赎回。
2.通过考试制度选拔人才,就是不根据应考者自以为是就予录用,而是要通过具体试题来检测水平究竟如何,避免南郭处士招摇撞骗,滥竽充数,贻误众生。
3.大谬不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辎重在后,我军如何追击?兵贵神速,汝岂不贻误军机?
4.如果不能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如果坚持一己之见,甚至固步自封自吹自擂包治百病,这样就会不可避免地贻误病机,使可治之症转化为危笃,甚至转化为不可治之症。
5.可以坚持的就去做,否则再优质、正确的事都不必开始,否则一不小心养成了虎头蛇尾半途而废的习惯,贻误终身。
6.这事十万火急,岂容你犹豫不决,贻误时机!
7.兵贵神速,我们要马上行动,贻误战机就必然失败。
8.拒绝是苦,然而那是一时之苦,阵痛之后便是安宁。不拒绝是忍,忍是有限度的,到了忍无可忍的那一刻,贻误的是时间,收获的是更大的麻烦与悲哀。
9.兵贵神速,我们要马上行动,贻误战机就必然失败。
10., 通过考试制度选拔人才,就是不根据应考者自以为是就予录用,而是要通过具体试题来检测水平究竟如何,避免南郭处士招摇撞骗,滥竽充数,贻误众生。
AI解释
词语“贻误”的意思:
“贻误”是一个汉语词汇,指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造成失误或损失。它通常用来形容因为不恰当的行为或态度导致不良后果。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贻”字有“遗留、给予”的意思,“误”字有“错误、失误”的意思。因此,“贻误”结合在一起,就是指遗留错误或给予错误。
出处:
“贻误”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但具体出处难以确定。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词汇,广泛用于古代文献和现代汉语中。
同义词:
延误、耽误、错失、误事、误期、误时
反义词:
及时、准时、按时、不误
相关词语:
贻害、贻笑大方、贻祸、贻误时机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中,关于“贻误”的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引用一些历史事件或成语故事来体现其含义。例如,成语“坐失良机”可以理解为由于不采取行动而贻误了机会。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由于负责人贻误了工期,导致项目延期完成,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2. 在关键时刻,他因为贻误了判断,使得整个团队的努力付之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