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罚


拼音yì fá
注音一ˋ ㄈㄚˊ

繁体逸罰

逸罚

词语解释

逸罚[ yì fá ]

⒈  谓罚而失当。

引证解释

⒈  谓罚而失当。

《国语·周语上》:“国之臧,则惟女众;国之不臧,则惟余一人是有逸罚。”
韦昭 注:“逸,过也。罚,犹罪也。”
《明史·邓玘传》:“以久戍觖望,恣其下淫掠。大学士 王应熊 以乡里庇之, 玘 益无所惮。其死也,人以为逸罚云。”
《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时以 仁杰 未正典刑,谓 辽 主有逸罚云。”

分字解释


※ "逸罚"的意思解释、逸罚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逸罚”的意思:

“逸罚”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通常指因逃避或违反法律、规章而受到的惩罚。这里的“逸”有逃避、逃逸的意思,“罚”则是指惩罚。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逸”字有多种解释,其中之一是“逃也”,即逃跑的意思。而“罚”字的解释较为直接,即惩罚、处罚。因此,“逸罚”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可以理解为逃避法律而受到的惩罚。

出处:

“逸罚”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出处,它是从“逸”和“罚”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成语或词组,用于形容逃避惩罚的行为。

同义词:

逃罪

逃罚

避罚

躲罚

反义词:

受罚

受罚

相关词语:

逃亡

避难

逃逸

违法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逸罚”并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所以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不过,可以想象在古代,如果有官员或百姓因逃避责任或违法行为而受到惩罚的故事,可能会用“逸罚”这个词来表达。

用这个词语造句:

尽管他深知自己犯了法,但他仍然试图通过各种手段逸罚,最终却没有逃过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