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àn

榆面


拼音yú miàn
注音ㄩˊ ㄇ一ㄢˋ

繁体榆麵

榆面

词语解释

榆面[ yú miàn ]

⒈  亦作“榆面”。

⒉  榆树皮磨成的粉,旧时荒年用以制面食以充饥。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榆麵”。榆树皮磨成的粉,旧时荒年用以制面食以充饥。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榆》:“古人春取榆火。今人采其白皮为榆麪,水调和香剂,黏滑胜於胶漆。”
清 陈淏子 《花镜·花木类考·榆》:“荒岁,其皮磨为粉可食,亦可和香末作糊。榆麵如胶,用粘瓦石,极有力。”

分字解释


※ "榆面"的意思解释、榆面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榆面”:

意思:榆面是指用榆树的皮或叶子磨成的粉末,在古代常用来做食品的添加剂或调料。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榆面”的解释可能没有详细的条目,但根据“榆”字的解释,可以推测“榆面”是由榆树制成的面状物质。

出处:

“榆面”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尤其在民间饮食文化中较为常见。古代人们利用榆树皮或叶子加工成粉末,作为食品的一种原料。

同义词:

榆皮粉

榆叶粉

反义词:

无特定反义词,因为“榆面”是特指一种物质。

相关词语:

榆树

榆皮

榆叶

粉末

食材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榆面”是较为古老的概念,并没有广为人知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饥荒年代,村民们将榆面掺入面粉中,制成了一种独特的面食,以缓解食物短缺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