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ì yóu
注音ㄓˋ 一ㄡˊ
繁体置郵
⒈ 用车马传递文书信息。亦谓传递文书信息的驿站。
⒈ 用车马传递文书信息。亦谓传递文书信息的驿站。按,古制,置为马递,邮为步递,原有区别,后即混用。
引《孟子·公孙丑上》:“德之流行,速於置邮而传命。”
焦循 正义:“置、邮、传三字,同为传递之称。以其车马传递谓之置邮,谓之驛。其传递行书之舍,亦即谓之置邮,谓之驛。”
唐 杨炯 《<王子安集>旧序》:“教之者逾於激电,传之者速於置邮。”
宋 范成大 《麻线堆》诗:“舟檝避潢潦,置邮疾飞驰。”
词语“置邮”的意思:
置邮,指设立邮局,用于传递书信和物品。在古代,置邮是邮递系统的基础,通过在重要地点设立邮局,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置邮”解释为设立邮局,用于传递书信和物品。
出处:
“置邮”这个词语的出处较为广泛,它来源于古代的邮递制度。在《史记·邮驿志》中就有“置邮传命”的记载。
同义词:
邮传、邮递、驿站
反义词:
断邮、停邮
相关词语:
邮差、邮局、驿站、信使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置邮”的故事较少,但可以联想到古代的“飞鸽传书”。相传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人们为了传递重要信息,会训练鸽子携带书信飞行,这种传递方式可以看作是“置邮”的一种形式。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我国古代在重要的城镇和交通要道都设立了置邮,使得各地的消息能够迅速传达到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