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áo

朝籍


拼音cháo jí
注音ㄔㄠˊ ㄐ一ˊ

朝籍

词语解释

朝籍[ cháo jí ]

⒈  在朝官吏的名册。

引证解释

⒈  在朝官吏的名册。

唐 陆龟蒙 《书<李贺小传>后》:“长吉 夭, 东野 穷, 玉溪生 官不挂朝籍而死。”
宋 王禹偁 《著作佐郎鞠君墓碣铭》:“惟公负天才,得高第,復见 范鲁公、赵相国 为之引掖,而不登朝籍,终于畿令,岂非命歟?”
明 李东阳 《同年祭倪文毅公文》:“跡谢朝籍,魂归江乡。”
章炳麟 《秦献记》:“其穷在蒿艾,与外吏无朝籍,烂然有文采论籑者, 三川 有 成公生,与 黄公 同时。”

分字解释


※ "朝籍"的意思解释、朝籍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朝籍”的意思:

“朝籍”指的是古代朝廷的官吏名册,也可以指官吏的登记记录。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对“朝籍”进行解释的条目,但从“朝”和“籍”两个字的意思推测,“朝”指朝廷,“籍”指登记册,结合起来,“朝籍”应指朝廷的官吏名册。

出处:

“朝籍”这个词语没有明确的出处文献,但根据其构成和意义,可以推测它在古代文献中是常见的。

同义词:

官册

官簿

官名册

反义词:

无名之辈

私人

相关词语:

官职

朝政

仕途

贤能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朝籍”是古代官制的一部分,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可能涉及古代官场的故事,比如《包拯断案》、《清官海瑞》等故事中,可能会提及到朝籍的管理和使用。

用这个词语造句:

明代初期,李时中因政绩显著被录入朝籍,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