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òuyuè

授钺


拼音shòu yuè
注音ㄕㄡˋ ㄩㄝˋ

繁体授鉞

授钺

词语解释

授钺[ shòu yuè ]

⒈  古代大将出征,君主授以斧钺,表示授以兵权。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大将出征,君主授以斧钺,表示授以兵权。

《文选·张衡<东京赋>》:“授鉞四七, 共工 是除。”
薛综 注引《六韬》:“凡国有难,君召将以授斧鉞。”
《三国志·吴志·陆抗传》:“紂 作淫虐,而 周武 授鉞。”
唐 武元衡 《西亭题壁寄中书李相公》诗:“授鉞虚三顾,持衡旷万机。”
明 刘基 《出塞》诗:“将军授鉞虎士怒, 蚩尤 亘天旗尾红。”

分字解释


※ "授钺"的意思解释、授钺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授钺”的意思:

“授钺”是指授予军权或军事指挥权的意思。在古代,钺是一种象征军权的斧头,授钺通常意味着授予某人军队的指挥权或重任。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授钺”的解释可能包含了对钺作为军事象征的描述,以及授予这种象征物所代表的授权和责任。

出处:

“授钺”这个词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和文学作品,尤其是在描述帝王授予将领兵权的场合。

同义词:

授命

授以兵符

授以兵权

反义词:

收钺

解职

撤职

相关词语:

钺(古代兵器)

兵符(古代军事信物)

将军

三军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授钺”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可能出现在描述古代英雄或将领被授予重任,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后,被授予“蜀汉丞相”一职,相当于现代的“授钺”。

造句:

皇帝决定亲自前往战场,于是便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将象征军权的钺“授钺”给了年轻的将军,以期他能够率领三军,取得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