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则


拼音yí zé
注音一ˊ ㄗㄜˊ

繁体貽則

贻则

词语解释

贻则[ yí zé ]

⒈  语出《书·五子之歌》:“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后因以“贻则”指为后世留下典则。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貽则”指为后世留下典则。

语出《书·五子之歌》:“有典有则,貽厥子孙。”
《文选·班固<幽通赋>》:“终保己而貽则兮,里上仁之所庐。”
李善 注:“言考能自保己,又遗我法则也。”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永世貽则,传之无穷。”
隋炀帝 《与高昌国王诏》:“彰德嘉善,圣哲所隆。显诚遂良,典謨貽则。”

分字解释


※ "贻则"的意思解释、贻则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贻则”是一个不常见的汉字词语,它的意思主要有两个:

1. 贻误:导致错误或损失。

2. 贻笑:让人笑,多指因自己的错误或荒唐行为而被人嘲笑。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贻”字的解释为:“遗留,遗留于后世;贻误,遗留错误;贻笑,遗留笑柄。”

出处:

“贻则”一词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少见,但可以从“贻笑大方”这个成语中找到出处,该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这里的“贻笑大方”就是指留下笑柄,让人嘲笑。

同义词:

贻误:耽误、误事、错失

贻笑:出丑、丢脸、闹笑话

反义词:

贻误:无误、正确

贻笑:得体、庄重

相关词语:

贻误时机

贻笑大方

贻害无穷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贻笑大方”这个成语在网络上常被用来形容某些人因为自己的无知或荒唐行为而成为别人笑柄的故事。例如,某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些错误的信息,结果被大家嘲笑,成为了“贻笑大方”的典型例子。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他的决策贻误了公司的前程,导致大家纷纷抱怨。

2. 这次演讲太糟糕了,简直是贻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