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

正议


拼音zhèng yì
注音ㄓㄥˋ 一ˋ

繁体正議

正议

词语解释

正议[ zhèng yì ]

⒈  公正的言论。谓秉正发表议论。

引证解释

⒈  公正的言论。

《左传·昭公三年》:“二子曰:‘吾不可以正议而自与也。’”
《汉书·朱博传》:“初, 哀帝 祖母 定陶太后 欲求称尊号,太后从弟 傅喜 为大司马,与丞相 孔光 、大司空 师丹,共持正议。”
宋 司马光 《论横山疏》:“邻人窃己之财,己以正议责之可也。”
章炳麟 《序<革命军>》:“然自 乾隆 以往,尚有 吕留良、曾静、齐周华 等持正议以振聋俗,自尔遂寂泊无所闻。”

⒉  谓秉正发表议论。

《后汉书·翟酺传》:“朝臣在位,莫肯正议,翕翕訾訾,更相佐附。”
《三国志·魏志·张邈传》:“袁绍 既为盟主,有骄矜色, 邈 正议责 绍。”
《新唐书·上官仪传》:“自 褚遂良 等元老大臣相似屠覆,公卿莫敢正议。”

分字解释


※ "正议"的意思解释、正议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粤汉铁路,关系紧要,现在合兴公司正议废约,应即另筹接办,着张之洞悉心核议,妥筹办理,以挽利权。


AI解释


词语“正议”的意思:

“正议”指的是正确的议论或正面的意见,通常用于形容观点公正、合理,没有偏颇。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正议”的解释可能涉及它的本义和用法,但具体内容需要查阅原典。在康熙字典中,“正”通常解释为“正确、正直”,“议”则指“讨论、意见”。因此,“正议”在字典中的解释可能是指正确的讨论或意见。

出处:

“正议”这个词语的出处并不特指某个文献,它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可以在多种文献和语境中找到。

同义词:

正确意见

正确看法

公正议论

正论

反义词:

错误意见

偏见

非议

歪论

相关词语:

公正

合理

正直

公道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正议”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并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关联。但在网络讨论中,人们有时会提到“正议”来强调某个观点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讨论国家大计时,他总是能够提出正议,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