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ōng píng
注音ㄍㄨㄥ ㄆ一ㄥˊ
繁体公憑
⒈ 官方的证明文件。
⒈ 官方的证明文件。
引宋 苏轼 《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臣窃谓立条已经数年,海外无不闻知,而 徐积 犹执前条公凭,影庇私商,往来海外,虽有条贯,实与无同。”
《元典章·户部八·市舶》:“每遇冬讯北风发时,从舶商经所在舶司陈告,请领总司衙门元发下公据公凭。”
⒈ 官牒。
引宋·苏轼〈论高丽买书利害劄子〉三首之一:「而徐积犹执前条公凭,影庇私商,往来海外,虽有条贯实与无同。」
词语“公凭”的意思:
“公凭”一词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可以理解为“官方凭证”或“公证书”,指的是官方出具的证明文件或凭证,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公”字有多种含义,包括“公正”、“官方”、“公事”等。而“凭”字则有“依靠”、“凭证”等意。因此,“公凭”在《康熙字典》中可能指的是官方出具的凭证。
出处:
“公凭”的具体出处不详,但根据其含义,可以推测其可能出现在与官方证明文件、法律文书相关的文献或历史记载中。
同义词:
官凭
凭证
公证书
反义词:
无凭
无证
相关词语:
凭据
证明
证照
法定文件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公凭”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词语,因此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它直接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办理房产过户手续,我必须出示房产证和公凭,证明我是合法的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