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君

词语解释
县君[ xiàn jūn ]
⒈ 古代妇人封号。晋已有此称。唐制,五品母妻为“县君”。宋庶子、少卿监、司业、郎中、京府少尹、赤县令等官之妻封“县君”。元制与唐制同。明代郡王曾孙女称“县君”。
⒉ 命妇的通称。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妇人封号。 晋 已有此称。 唐 制,五品母妻为“县君”。 宋 庶子、少卿监、司业、郎中、京府少尹、赤县令等官之妻封“县君”。 元 制与 唐 制同。 明 代郡王曾孙女称“县君”。
引《晋书·后妃传上·宣穆张皇后》:“魏 正始 八年崩,时年五十九,葬 洛阳 高原陵,追赠 广平县君。”
唐 韩愈 《虞部员外郎张府君墓志铭》:“母曰 太原县君。”
宋 王明清 《春娘传》:“太守谓 玉 曰:‘汝今为县君矣,何以报我?’”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室人》:“﹝ 宋 ﹞ 政和 中,改郡县君号为七等……县君为室人、安人、孺人。”
⒉ 命妇的通称。
引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鶯鶯 已是县君, 君瑞 是玉堂学士。”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若是得了官呵!金冠霞帔,駟马高车,你便是夫人县君也。”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我县君即是街南 赵大夫 的妻室。”
国语辞典
县君[ xiàn jūn ]
⒈ 妇人的封号。始于晋朝,唐朝时封五品官母、妻为「县君」,宋、元沿置。至明清两朝为宗室女子的称号,位次于郡主、县主。在小说中多为高级官员的母亲或妻子的通称。
引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我若得了官,你便是夫人县君也。」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官人既然与县君往来,须办些寿礼去与县君作贺。」
分字解释
※ "县君"的意思解释、县君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县君”:
意思:
“县君”是中国古代对县令的尊称,相当于现代对县长的称呼。在古代,县令是地方行政的基本官员,负责一县的行政、司法和财政等事务。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县君”并未作为一个独立的词条收录,但根据上下文可以推断,“县君”是对县令的尊称。
出处:
“县君”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如《汉书》等历史书籍中,常以“县君”称呼县令。
同义词:
县令
县侯
县宰
反义词:
无
相关词语:
县衙(县令办公的地方)
县丞(县令的副手)
县尉(古代县令的属官)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县君”作为一个历史词汇,并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县君的形象经常出现,如《水浒传》中,宋江曾被称为“及时雨县君”。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这位县君以公正廉洁著称,深受百姓爱戴。
相关词语
- xiàn shì县市
- jūn zhǔ zhì君主制
- jūn zhǔ君主
- bǎi lǐ jūn百里君
- bào jié jūn抱节君
- jūn zhǔ guó君主国
- xiàn zhèng táng县正堂
- dāng lù jūn当路君
- zhū jūn诸君
- xiān jūn先君
- zūn jūn尊君
- xiàn mìng县命
- xiàn chéng县丞
- xiàn zhǔ县主
- xiàn gǔ县鼓
- yú táo dàn jūn余桃啖君
- běn xiàn本县
- jūn míng君明
- shé tài jūn佘太君
- láng jūn zǐ dì郎君子弟
- wén jūn xīn guǎ文君新寡
- zǎi jūn宰君
- shèng jūn圣君
- jūn hóu君侯
- jūn cè君侧
- jūn fù君父
- jūn zǐ君子
- xiāng xiàn相县
- xiàn mén县门
- xiàn tài jūn县太君
- xiàn tài jūn县太君
- shǒu xiàn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