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i

废籍


拼音fèi jí
注音ㄈㄟˋ ㄐ一ˊ

繁体廢籍

废籍

词语解释

废籍[ fèi jí ]

⒈  废员之名册。

⒉  指废员。

引证解释

⒈  废员之名册。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恩诏冠带之滥》:“庚午考察科道一案,全出 高新郑 私意, 高 失位后,凡在废籍者,公论翕然推轂。”

⒉  指废员。

《明史·周延儒传》:“於是 郑三俊 长吏部, 刘宗周 长都察院, 范景文 长工部, 倪元璐 佐兵部,皆起自废籍。”

分字解释


※ "废籍"的意思解释、废籍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废籍”的意思:

“废籍”是一个汉语词汇,指被废除或废弃的户籍,也泛指被取消的记载或登记。在古代,户籍是官府管理人口的基本记录,一旦某人的户籍被废除,就意味着其失去了在官府的登记,可能意味着失去某些权利或资格。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废籍”条目的解释如下:“废籍,弃去籍册也。犹言废除户籍。”这里的意思与上述解释相近。

出处:

“废籍”作为一个历史词汇,并没有确切的出处文献。它更多的是出现在明清时期的历史文献中,用以描述某些人因为各种原因而被官方从户籍中除名的情况。

同义词:

废除籍册

除名

弃籍

撤销登记

反义词:

登籍

入籍

正式登记

保留户籍

相关词语:

户籍管理

人籍

账籍

登记册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废籍”在网络中可能较少被提及,但与“废籍”相关的故事或典故多与古代的官场斗争和人口管理有关。例如,在明清小说中,有时会出现因政治斗争而被皇帝下旨废除某地区户籍的情节,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政治状况。

用这个词语造句:

因为涉嫌欺诈,王明被官方废除了他的商业户籍,从此不能再从事商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