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ù

苎蒲


拼音zhù pú
注音ㄓㄨˋ ㄆㄨˊ

繁体苧蒲

苎蒲

词语解释

苎蒲[ zhù pú ]

⒈  指用苎麻和蒲草编成的斗笠。

引证解释

⒈  指用苧麻和蒲草编成的斗笠。

《管子·小匡》:“首戴苧蒲,身服襏襫。”
尹知章 注:“编苧与蒲以为笠。”

分字解释


※ "苎蒲"的意思解释、苎蒲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苎蒲”:

意思:苎蒲是指一种植物,学名为荻(Deyeuxia angustifolia),属于禾本科植物。它在中国南方较为常见,可以用来编织草席、草帽等。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未收录“苎蒲”一词,但根据其字面意思,“苎”指苎麻,“蒲”指蒲草,可以推测其与编织材料有关。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中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句子,其中“河之洲”指的就是长满苎蒲的河洲。

同义词:蒲草、荻、蒲苇等。

反义词:无特定反义词。

相关词语:苎麻、蒲席、蒲扇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关于苎蒲的故事较少,但可以联想到中国古代的编织工艺,如草席编织技艺等。

造句:夏日炎炎,村子里的人们在河边采摘苎蒲,编织成一张张清凉的草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