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ǔnjié

撙节


拼音zǔn jié
注音ㄗㄨㄣˇ ㄐ一ㄝˊ

繁体撙節


撙节

词语解释

撙节[ zǔn jié ]

⒈  抑制;节制。

⒉  节省;节约。

⒊  调节;料理。

引证解释

⒈  抑制;节制。

《礼记·曲礼上》:“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孙希旦 集解:“有所抑而不敢肆谓之撙,有所制而不敢过谓之节。”
《南史·颜延之传》:“恭敬撙节,福之基也。骄佷傲慢,祸之始也。”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年》:“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

⒉  节省;节约。

《新唐书·柳公绰传》:“遭岁恶,撙节用度,輟宴饮,衣食与士卒钧。”
《明史·周经传》:“滥费无纪,至帑藏殫虚,宜大为撙节。”

⒊  调节;料理。

《醒世姻缘传》第九二回:“老人心性渐渐的没了正经,饮食不知飢饱,都是别人与他撙节。”
《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须先生出个方儿,把这几桩事,撙节得长远些,享用着安稳些便好。”

国语辞典

撙节[ zǔn jié ]

⒈  约束、抑制。

《礼记·曲礼上》:「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南史·卷三四·颜延之传》:「恭敬撙节,福之基也。」

⒉  节省、节约。

《新唐书·卷一六三·柳公绰传》:「遭岁恶,撙节用度,辍宴饮,衣食与士卒钧。」
《明史·卷一八三·周经传》:「滥费无纪,致帑藏殚虚,宜大为撙节。」

滥用 浪费

分字解释


※ "撙节"的意思解释、撙节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希腊议会初步批准新一轮撙节举措,这是该国避免债务违约所必需的,而债务违约可能在欧元区此起彼伏.


AI解释


词语“撙节”的意思:

“撙节”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huó jié,主要有以下两个意思:

1. 节省;节约。

2. 说话或做事有节制。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撙节”的解释如下:

撙,音卓,字从手,从卓。手有所持,持之有节,故从手。卓,高也。手有所持,持之有节,如卓立也。节,音结,字从竹,从节。竹之有节,如人之有骨,故从竹。结,音结,字从竹,从结。竹之有节,如人之有骨,故从竹。撙,节也。从手,从卓。持之有节,故从手。持之有节,如卓立也。持之有节,如竹之有节也。

出处:

“撙节”一词的出处较为广泛,多见于古代文献、诗词等。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撙节用度,以供祭祀。”又《诗经·小雅·鹿鸣》:“撙节以敬,维则之宜。”

同义词:

节约、节省、俭省、俭约、节俭、俭朴等。

反义词:

浪费、奢侈、挥霍、浪费无度等。

相关词语:

撙节用度、撙节开支、撙节饮食、撙节用度、撙节开支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有许多关于“撙节”的成语故事,如“撙节用度”、“撙节开支”等。这些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省开支、节约用度,体现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造句:

1. 我们要撙节用度,不能浪费资源。

2. 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更要学会撙节,珍惜每一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