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shì

十事


拼音shí shì
注音ㄕˊ ㄕˋ

十事

词语解释

十事[ shí shì ]

⒈  佛教指十个方面所造的善业、恶业。特指“十恶”。

引证解释

⒈  佛教指十个方面所造的善业、恶业。

《四十二章经》:“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

⒉  特指“十恶”。参见“十善”、“十恶”。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吠舍厘国》:“吠舍釐城 懈怠苾芻,谬于戒律,有十事出,违十力教。”

分字解释


※ "十事"的意思解释、十事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2.十事半通,不如一事精通。


AI解释


词语“十事”的意思:

“十事”是一个数词与名词的组合,表示“十个事情”或“十个事件”。在具体语境中,它可能指代十个具体的事物、事件、任务等。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十”有详细的解释,但“十事”作为一个组合词,在字典中可能没有直接的解释。不过,“十”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是“数名,十为一十”,即十是一个数词,表示数量为十。

出处:

“十事”作为一个组合词,没有特定的出处,它是由“十”和“事”两个词组合而成,广泛用于各种语境中。

同义词:

十件

十项

十个事项

反义词:

一事无成

无事生非

相关词语:

事情

事件

任务

事务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十事九空”是一个成语,源自《红楼梦》,形容事情常常落空,事情做了很多,但结果往往不如意。这个成语可以与“十事”相关联。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在一天之内处理了十事,每件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