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ǎn

课敛


拼音kè liǎn
注音ㄎㄜˋ ㄌ一ㄢˇ

繁体課斂

课敛

词语解释

课敛[ kè liǎn ]

⒈  征收赋税。

引证解释

⒈  征收赋税。

《旧唐书·阿史那社尒传》:“在位十年,无所课敛。诸首领或鄙其不能富贵, 社尒 曰:‘部落既丰,於我便足。’诸首领咸畏而爱之。”

分字解释


※ "课敛"的意思解释、课敛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课敛”的意思:

“课敛”是一个汉语词汇,指征收赋税或搜刮钱财。通常用于形容官吏或统治者对百姓征收过重的税赋或强制收取财物。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课敛”的解释是:“课,征也。敛,收也。课敛,谓征税收财也。”

出处:

“课敛”这个词语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它在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尤其在描述官吏征收赋税或搜刮民财的情景时。

同义词:

征收、搜刮、勒索、征税、榨取等。

反义词:

减免、赈济、救济、减免赋税等。

相关词语:

课税、赋税、税赋、捐税、捐输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有关“课敛”的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联想到古代的官员腐败现象,如《水浒传》中描述的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的情景。

造句:

1. 明朝时期,贪官污吏课敛无度,使得百姓生活困苦。

2. 为了筹集战争经费,朝廷不得不加大课敛力度,加重了百姓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