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日

词语解释
刻日[ kè rì ]
⒈ 限定日期。刻,通“克”。犹即日。
引证解释
⒈ 限定日期。刻,通“剋”。
引唐 王建 《东征行》:“相国刻日波涛清,当朝自请东南征。”
《宋史·张浚传》:“时 金 人屯重兵于 河南,为虚声胁和,有刻日决战之语。”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一折:“将某左迁 江州 司马,刻日走马之任。”
⒉ 犹即日。
引《清史稿·德宗纪二》:“趣 盛宣怀 芦 汉 铁路刻日兴工。”
孙犁 《澹定集·同口旧事》:“信中说:已经给我找到一个教书的位子,开学在即,希望刻日赴 保定。”
国语辞典
刻日[ kè rì ]
⒈ 限期。也作「克日」、「克日」。
引《宋史·卷三六一·张浚传》:「时金人屯重兵于河南,为虚声胁和,有刻日决战之语。」
《清史稿·卷二四·德宗本纪二》:「庚申,趣盛宣怀芦汉铁路刻日兴工,并开办粤汉、宁沪各路。」
英语variant of 克日[ke4 ri4]
分字解释
※ "刻日"的意思解释、刻日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刻日”的意思是指规定具体日期,约定某一天必须完成某事。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刻日”的条目解释为:“约定日期,刻,规也。日,时也。”
出处:
“刻日”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如《史记》中的“刻日会盟”等,表示规定具体日期进行会盟。
同义词:
限期、定日、约定日期、指定期限
反义词:
拖延、无限期、旷日持久、不定期
相关词语:
如期、准时、按时、期限、约定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刻日”一词常用来形容对某项任务或活动的紧迫感。例如,某些网友在参与活动时会用“刻日完成”来形容任务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造句:
为了确保项目能够按期完成,项目经理与团队成员刻日制定了详细的进度计划。
相关词语
- shí kè时刻
- shí rì时日
- hóng rì红日
- yī kè一刻
- rì jì日记
- dàn rì rì xī旦日日夕
- chūn rì春日
- rì shèn yī rì日慎一日
- zhào dùn rì赵盾日
- jìn rì近日
- rì zǐ日子
- tóng rì同日
- rì zhì日志
- wú shí wú kè无时无刻
- rì yòng日用
- shēng rì生日
- gōng zuò rì工作日
- zuó rì昨日
- shēn kè深刻
- rì shèn yī rì日甚一日
- rì cháng日常
- xiāng hé rì相合日
- shí shí kè kè时时刻刻
- shī kè诗刻
- píng rì平日
- dà nián rì大年日
- wǎng rì往日
- rì lǐ日里
- qiū rì秋日
- rì guāng yù日光浴
- jīn rì今日
- kè shí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