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àn

占役


拼音zhàn yì
注音ㄓㄢˋ 一ˋ

繁体佔役

占役

词语解释

占役(佔役)[ zhàn yì ]

⒈  逾制占用公务人员当差。

引证解释

⒈  逾制占用公务人员当差。

《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三年》引五月乙丑诏书:“陕西 战兵四十五万并义勇,令本路都总管常加训练,毋得占役。”
《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这个人是虎翼营有请受的官身,占役在官员去处。”

分字解释


※ "占役"的意思解释、占役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占役”的意思:

“占役”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征召或征用人力去服役,即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了某种需要而征召人民去从事某种劳动或军事服务。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占役”可能被解释为征召服役的意思。

出处:

“占役”这个词语的具体出处无法明确指出,因为它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文学典故或成语,而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普通词汇。

同义词:

征役

征发

征兵

反义词:

解役

免役

退役

相关词语:

劳役

军役

工役

劳役制

军事征召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占役”是一个较为冷门的词汇,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关联。

用这个词语造句:

由于“占役”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以下是一个结合现代语境的造句:

“在古代,每逢战事吃紧,朝廷便会频繁占役壮丁,使得许多家庭陷入困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