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ān

贪黩


拼音tān dú
注音ㄊㄢ ㄉㄨˊ

繁体貪黷

贪黩

词语解释

贪黩[ tān dú ]

⒈  贪污。亦指贪污者。

引证解释

⒈  贪污。亦指贪污者。

唐 李冗 《独异志》卷上:“吴隐之 为 广州,旧有 贪泉,人饮之则贪黷, 隐之 酌而饮之。”
《宋史·程元凤传》:“旁招俊乂,而私昵无滥及之恩;屏去奸私,而贪黷无覆出之患。”
清 唐甄 《潜书·卿牧》:“去贪黷,如鹰鸇之逐鸟雀;去苛歛,如药石之攻疢疾。”

分字解释


※ "贪黩"的意思解释、贪黩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贪黩”的意思:

“贪黩”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形容贪污、贪婪、污浊不洁的行为或状态。它强调的是一种道德败坏的现象,多用于政治或官场领域。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于“贪黩”的解释较为简略,通常是指贪污、贪婪之状。

出处:

关于“贪黩”的出处,没有确切的历史文献记载。但根据其字面意义和常用语境,可以推测其来源于对贪污、贪婪现象的描述。

同义词:

贪婪、贪污、贪贿、贪腐等。

反义词:

廉洁、正直、清正、无私等。

相关词语:

污浊、贪贿、贪官、贪污、贪得无厌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有一些关于贪黩的讽刺故事和典故,如“贪官污吏”、“贪得无厌”等,用以揭露和批评贪腐现象。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位官员贪污成性,多次贪黩公共资金,最终被查处,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