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解释
词语“仆虏”在古代汉语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
1. 意思:
仆:指仆人,即伺候主人的人。
虏:指被征服的人,俘虏。
因此,“仆虏”合起来可以理解为被征服的仆人,或者指那些被迫服从的人。
2.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仆虏”条目解释为:“仆,仆人也;虏,俘也。仆虏,谓被征服之臣民。”
3. 出处:
“仆虏”一词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如《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仆虏,吾将以为家臣”之语。
4. 同义词:
被征服者
俘虏
奴仆
5. 反义词:
忠臣
英勇之士
6. 相关词语:
仆从
贱民
俘虏
奴隶
7.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仆虏”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可能较少出现,但在一些古代小说、历史故事中可以找到相关内容。例如,《水浒传》中描述了宋江等人在梁山泊被朝廷招安后,成为“仆虏”的情节。
8. 造句:
在那个战乱年代,无数百姓沦为仆虏,生活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