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óng jī
注音ㄔㄨㄥˊ ㄐ一
⒈ 高坛。
⒉ 指建筑物的高大基座。
⒊ 指山。
⒈ 高坛。
引《文选·潘岳<藉田赋>》:“结崇基之灵趾兮,启四涂之广阼。”
李善 注:“崇基,谓坛也。”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济阳 蔡使君 讳 兴宗,復为崇基表刹,立禪诵之堂焉。”
⒉ 指建筑物的高大基座。
引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浊漳水》:“东北逕 鲁班门 西,双闕昂藏,石壁霞举,左右结石修防,崇基仍存。”
⒊ 指山。
引《文选·沉约<钟山诗应西阳王教>》:“君王挺逸趣,羽斾临崇基。”
李善 注:“崇基,山也。”
词语“崇基”的意思:
“崇基”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高大的基础或根基。常用来比喻事物的根本或基础。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崇基”的解释为:“高基也。基,基址也。崇,大也。”
出处:
“崇基”这个词语的出处较为广泛,可以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找到,如《诗经》、《楚辞》等。
同义词:
崇高
基础
根基
基址
反义词:
低矮
浅薄
稳固
稳定
相关词语:
崇高伟大
基业长青
根深蒂固
基础设施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崇基”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将其比喻为古代建筑中基础的重要性,例如,古建筑中的基础如果稳固,整个建筑才能更加坚固耐用。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座古堡的崇基历经风雨,依旧屹立不倒,见证了历史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