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嶷


拼音qí yí
注音ㄑ一ˊ 一ˊ

岐嶷

词语解释

岐嶷[ qí nì ]

⒈  《诗·大雅·生民》:“诞实匍匐,克岐克嶷。”朱熹集传:“岐嶷,峻茂之状。”后多以“岐嶷”形容幼年聪慧。

引证解释

⒈  后多以“岐嶷”形容幼年聪慧。

《诗·大雅·生民》:“诞实匍匐,克岐克嶷。”
朱熹 集传:“岐嶷,峻茂之状。”
《东观汉记·马客卿传》:“马客卿 幼而岐嶷,年六岁,能接应诸公,专对宾客。”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追光寺》:“略 生而岐嶷,幼则老成,博洽羣书。”
唐 李颀 《送刘四》诗:“爱君少岐嶷,高视白云乡。”
清 王晫 《今世说·赏誉》:“许彝千 少便岐嶷,总角风气更进。”

国语辞典

岐嶷[ qí nì ]

⒈  形容小孩才智出众、聪明特异。

《晋书·卷九·简文帝纪》:「幼而岐嶷,为元帝所爱。」
唐·李颀〈送刘四〉诗:「爱君少岐嶷,高视白云乡。」

分字解释


※ "岐嶷"的意思解释、岐嶷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岐嶷”:

意思:形容山势险峻、高耸。

出处:《楚辞·九歌·山鬼》:“山有岐嶷,路有崎岖。”

同义词:嶷峨、峥嵘、险峻等。

反义词:平坦、低缓等。

相关词语:山岭、峰峦、峡谷等。

网络故事或典故:无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岐嶷”常用于形容自然景观,与山水文化相关。

造句:站在山顶俯瞰,只见群山岐嶷,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岐嶷”的解释为:“岐,两山夹道也。嶷,山峻貌。岐嶷,形容山势险峻。”

这里简要说明一下康熙字典是清代的一部大型汉字字典,由康熙皇帝下令编纂,收录了大量的汉字及其解释。

总结:

“岐嶷”是一个形容山势险峻的词语,出自《楚辞·九歌·山鬼》。在康熙字典中,其解释为“两山夹道,山峻貌”。虽然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岐嶷”常用于形容自然景观,与山水文化相关。造句时,可以用“站在山顶俯瞰,只见群山岐嶷,云雾缭绕,宛如仙境。”来描述山势险峻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