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ū méi
注音ㄨ ㄇㄟˊ
繁体烏梅
词性名词
⒈ 经过熏制的梅子,黑褐色,可入药。
⒈ 经过熏制的梅子,黑褐色,可入药。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一·梅》。
引《神异经·北荒经》:“湖有横公鱼……刺之不入,煮之不死,以乌梅二枚煮之则死。”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梅杏》:“作乌梅法:亦以梅子核初成时摘取,笼盛,於突上薰之令乾,即成矣。”
《恨海》第七回:“伯和 道:‘我一个月以来,只吃些熟地黄精之类当饭,噙点乌梅代茶。’”
⒈ 薰干的青梅果实,黑褐色,可入药或食用。
词语“乌梅”:
意思:乌梅,又称梅实,是梅树结的果实,呈黑色,味道酸甜,可以食用,也可以入药。
康熙字典解释:乌梅,梅之实也。味酸,性平。主下气,除热,去痰,止渴。
出处:《本草纲目》
同义词:梅实、青梅、梅子
反义词:无
相关词语:梅树、青梅酒、梅干、梅饼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乌梅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比喻忠贞不渝的情感,如“梅妻鹤子”的故事,讲述的是宋代诗人林逋对梅花的喜爱,他种植梅花,养鹤为伴,表达了他对梅花的忠诚和喜爱。
网络故事或典故示例:相传,乌梅曾是古代诗人陶渊明的心爱之物,他常以乌梅为伴,寄托自己的情感。
造句:夏日的午后,我泡了一杯乌梅茶,酸甜的味道让人瞬间感受到了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