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jiè

至戒


拼音zhì jiè
注音ㄓˋ ㄐ一ㄝˋ

至戒

词语解释

至戒[ zhì jiè ]

⒈  亦作“至诫”。

⒉  犹深戒。

⒊  最恳切的告诫。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至诫”。

⒉  犹深戒。

《孔子家语·三恕》:“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明君以为至诫,故常置之於坐侧。”
《后汉书·梁冀传》:“夫四时之运,功成则退,高爵厚宠,鲜不致灾。今大将军位极功成,可为至戒。”
《后汉书·杨终传》:“今君地位尊重,海内所望,岂可不临深履薄,以为至戒!”

⒊  最恳切的告诫。

《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愿王寳精神,加供养,苦言至戒,望之如渴。”

分字解释


※ "至戒"的意思解释、至戒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在嘉靖四十五年秋,这位已病入膏肓的皇帝爷,还不忘下诏顺天府抚按两院,严禁僧尼至戒坛说法。

2.以反求诸己为要法,以言人不善为至戒。


AI解释


词语“至戒”的意思:

“至戒”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形容极其重要的戒律或禁忌,强调的是对某种行为或原则的极端重视和遵守。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至”字有“最”、“极”之意,“戒”字有“戒律”、“禁忌”之意。因此,“至戒”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可以理解为“极其重要的戒律”。

出处:

“至戒”这个词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出处,它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可以出现在各种文献、文章、诗词中。

同义词:

极戒

重戒

严戒

反义词:

无戒

放肆

淫逸

相关词语:

戒律

禁忌

道德

伦理

规矩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至戒”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并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但是,可以想象一些与“至戒”相关的场景,比如古代某位皇帝为了国家安定,颁布了“至戒”,要求臣民严格遵守,从而衍生出一系列的故事。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在这个神圣的场合,每个人都必须恪守至戒,不得有丝毫懈怠。

2. 为了确保实验的安全,实验室制定了严格的至戒,任何违反规定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处罚。

3. 在这个宗教团体中,至戒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信仰,信徒们必须严格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