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àn

苫席


拼音shàn xí
注音ㄕㄢˋ ㄒ一ˊ

苫席

词语解释

苫席[ shàn xí ]

⒈  用苇篾、秫秸皮等编成的遮盖东西用的席。

straw mat;

引证解释

⒈  居丧时,用草所织的寝席。

《文选·潘岳<寡妇赋>》:“易锦茵以苫席兮,代罗幬以素帷。”
刘良 注:“居丧者,寝苫张素帷。言居夫丧,故以苫席易锦褥;以素帷代罗幬。幬,帐也。”

分字解释


※ "苫席"的意思解释、苫席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苫席”的意思:

苫席,读音为shàn xí,是指用草、树叶等铺在床上或地上的东西,用于防潮、保暖或保护床铺。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苫”字条解释为:“苫,盖也。以草、树叶等覆之,以蔽风雨。”席,条解释为:“席,草席也。以草编成,可铺地或床。”

出处:

“苫席”作为一个词语,并没有特定的出处,它是由“苫”和“席”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物品,合起来表示用草等材料铺成的席子。

同义词:

草席、席子、苫草、草苫等。

反义词:

硬床、木床、铁床等。

相关词语:

苫盖、苫布、苫草、苫棚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苫席”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农村生活的场景。比如,在过去的农村,人们生活条件简陋,冬天睡觉时,往往会在床上铺上苫席来保暖。

用这个词语造句:

夏天,奶奶在床上铺了一层苫席,让我躺在上面,凉爽又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