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n

兼义


拼音jiān yì
注音ㄐ一ㄢ 一ˋ

繁体兼義

兼义

词语解释

兼义[ jiān yì ]

⒈  “十三经”之经注与疏合刻,谓之某经兼义,即兼并“正义”之意。其刻本谓之兼义本。如今阮校“十三经”《周易》,即称《周易兼义上经》、《周易兼义下经》,阮元校勘云:“'兼义'字乃合刻注疏者所加。取兼并正义之意也。盖其始注疏无合一之本,南北宋之间,以疏附于经注者,谓之某经兼义。至其后则直谓之某经注疏。此变易之渐也。”见《〈周易注疏〉校勘记》卷一。

引证解释

⒈  见《〈周易注疏〉校勘记》卷一。见《〈周易注疏〉校勘记》卷一。

“十三经”之经注与疏合刻,谓之某经兼义,即兼并“正义”之意。其刻本谓之兼义本。如今 阮 校“十三经”《周易》,即称《周易兼义上经》、《周易兼义下经》, 阮元 校勘云:“‘兼义’字乃合刻注疏者所加。取兼并正义之意也。盖其始注疏无合一之本,南北 宋 之间,以疏附於经注者,谓之某经兼义。至其后则直谓之某经注疏。此变易之渐也。”

分字解释


※ "兼义"的意思解释、兼义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兼义”的意思:

“兼义”一词在汉语中较少使用,但从其字面意思来看,可以理解为“同时具有两种或多种含义或作用”。它强调的是某种事物或概念具有多重性质或功能。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兼义”并未直接收录,但根据其字义,可以推断出“兼义”在古代文献中可能指的是“兼有两义”或“双重含义”。

出处:

由于“兼义”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确定其确切的出处。它可能源于古代文献中的一些表述,或者是在现代语境中根据字义新造的词汇。

同义词:

双关

多义

含义丰富

反义词:

单一

单义

单一含义

相关词语:

多重

双重

交织

相融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兼义”并没有特别著名的典故或故事。然而,可以从一些双关语、谜语中找到类似的概念。例如,一句双关语可能同时具有两层含义,这里就体现了“兼义”的特质。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诗词中,许多句子都体现了“兼义”的特质。以下是一个例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

这句诗中的“月落”既指月亮落下,也暗示时间已晚,具有“兼义”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