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iě zǐ
注音ㄅ一ㄝˇ ㄗˇ
繁体癟子
词语“瘪子”的意思:
“瘪子”是一个汉语词汇,有多种含义。常见的用法有:
1. 形容身体瘦弱或发育不良的人。
2. 形容物品不饱满,有凹陷之处。
3. 在某些地区方言中,也用来指代无价值、无用的人或事物。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收录“瘪子”这个词语,但根据其含义,可以推测其可能来源于“瘪”字。康熙字典中“瘪”字的解释为:“瘦弱;不饱满。”
出处:
“瘪子”这个词语的具体出处不详,但根据其含义,可以推测它可能源于民间口语,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流传开来。
同义词:
1. 瘦子
2. 瘦骨嶙峋
3. 瘦弱
反义词:
1. 肥子
2. 肥壮
3. 壮实
相关词语:
1. 瘦削
2. 瘦小
3. 瘦弱无力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瘪子”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举一个与“瘪子”相关的成语故事:瘦子骑瘦马,瘦马骑瘦子。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两个人都很瘦弱,相互依靠。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小明长得瘦瘦的,别人都叫他“瘪子”。
2. 这个苹果有点瘪子,口感可能不太好。
3. 别看他是“瘪子”,但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