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ndào

奸盗


拼音jiān dào
注音ㄐ一ㄢ ㄉㄠˋ

繁体姦盜

奸盗

词语解释

奸盗[ jiān dào ]

⒈  亦作“姧盗”。亦作“奸盗”。

⒉  指为非作歹、劫盗财物。

⒊  奸人盗贼。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姧盗”。亦作“奸盗”。

⒉  指为非作歹、劫盗财物。

《汉书·地理志下》:“沛 楚 之失,急疾顓己,地薄民贫,而 山阳 好为姦盗。”
汉 王充 《论衡·幸偶》:“或姧盗大辟而不知,或罚赎小罪而发觉。”
戚 本《石头记》第七三回总评:“一篇姦盗邪淫文字,反以《四子书》、《五经》、《公羊》、《穀梁》、 秦 汉 诸作起,以《太上感应篇》结,彼何心哉!”

⒊  奸人盗贼。

《后汉书·韩棱传》:“棱 发擿姦盗,郡中震慄。”
三国 魏 阮籍 《元父赋》:“南望 春申,东瞻 孟尝,袤界 薛邑,境边 山阳,逆旅行舍,姦盗所藏。”
《南史·王准之传》:“威惠兼举,姦盗屏跡,富商野次。”
《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舟中大人,不必见疑。小子并非奸盗之流,乃樵夫也。”

分字解释


※ "奸盗"的意思解释、奸盗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皆因有许多出家人,表面上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清净寂灭,一尘不染,暗地里奸盗邪淫,无恶不作的也很多。


AI解释


词语“奸盗”的意思:

“奸盗”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奸”和“盗”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狡猾”和“盗窃”的意思。合起来,“奸盗”指的是狡猾欺诈、盗窃财物的人或行为。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奸”的解释为:“狡猾也,不忠也。”对“盗”的解释为:“窃也,取也。”因此,“奸盗”在《康熙字典》中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狡猾欺诈、盗窃财物的人或行为。

出处:

“奸盗”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盗贼奸宄,皆得其所。”这里的“奸盗”指的是盗贼和奸人。

同义词:

奸诈、狡猾、盗贼、窃贼

反义词:

忠诚、正直、诚实、守法

相关词语:

奸细、奸党、盗匪、盗窃犯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有许多以“奸盗”为主题的故事或典故,例如《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们,他们原本都是一些奸盗之徒,后来因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走上了反抗的道路,最终成为了忠义之士。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是个奸盗,总是想方设法地从别人那里偷窃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