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仪

词语解释
轨仪[ guǐ yí ]
⒈ 法则,仪制。
引证解释
⒈ 法则,仪制。
引《国语·周语下》:“帅象 禹 之功,度之于轨仪,莫非嘉绩,克厌帝心。”
韦昭 注:“轨,道也;仪,法也。”
《魏书·杨昱传》:“进无二傅辅导之美,退闕羣僚陪侍之式,非所谓示民轨仪,著君臣之义。”
《宋史·礼志二一》:“国家职位肇分,轨仪有序,冀等威之斯辨,在品式之惟明。”
清 褚人穫 《坚瓠广集·伍蓉庵语》:“质诸前哲,无非轨仪,凡百君子,何莫由斯。”
国语辞典
轨仪[ guǐ yí ]
⒈ 法则、模范。
引《国语·周语下》:「古之神瞽考中声而量之以制,度律均钟,百官轨仪。」
《文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以君经纬礼律,为民轨仪。」
分字解释
※ "轨仪"的意思解释、轨仪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轨仪”的意思:
“轨仪”是指规则、准则、标准的样子或模型,常用于描述制度、行为等应当遵循的标准或典范。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收录“轨仪”这个词,但从字面上理解,“轨”指车辙,比喻规范、准则;“仪”指仪式、礼仪,引申为典范、样子。因此,“轨仪”可理解为规范的样子或典范。
出处:
由于康熙字典中未收录“轨仪”,因此具体出处无法确定。但从词义来看,它可能源于古代对规范、准则的表述。
同义词:
典范、规范、法度、礼仪、范式
反义词:
无规矩、混乱、乱七八糟、不拘小节
相关词语:
轨道、轨则、轨范、礼仪、规矩、制度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轨仪”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为少见,但可以提及一个成语故事:画龙点睛。这个故事讲述了唐代画家张僧繇在画龙时,故意少画一点,待他人质疑后,再在龙的眼睛上点上一笔,使得整幅画栩栩如生。这里的“点睛”可以看作是对“轨仪”的运用,即通过一点之妙,使得整个事物更加完美。
用这个词语造句: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被视为封建社会的“轨仪”,对后世的教育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关词语
- lù guǐ路轨
- huī yí徽仪
- yí bù仪部
- yí jǔ仪举
- yí qì仪器
- yī cí tóng guǐ一辞同轨
- yí tóng仪同
- yí jǔ仪矩
- yí shì仪式
- zhèng guǐ正轨
- fāng guǐ方轨
- dì dòng yí地动仪
- yí biǎo táng táng仪表堂堂
- chē tóng guǐ车同轨
- wēi yí威仪
- yún yí云仪
- yí fèng仪凤
- wú guǐ diàn chē无轨电车
- yí huáng fǔ仪锽斧
- yí xùn仪训
- yí xiāng仪相
- yí tai wàn qiān仪态万千
- sī yí司仪
- mín yí民仪
- chéng yí程仪
- yí xíng仪型
- yí dāo仪刀
- yí xíng仪刑
- yí zé仪则
- diàn yí奠仪
- yí yí遗仪
- yù yí郁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