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ùzhì

述制


拼音shù zhì
注音ㄕㄨˋ ㄓˋ

繁体述製

述制

词语解释

述制[ shù zhì ]

⒈  记述;著作。

引证解释

⒈  记述;著作。

南朝 梁元帝 《<忠臣传>序》:“且孝子、烈女、逸民,咸有别传,至於忠臣,曾无述製。”
《南史·顾协传》:“自为近臣,便繁几密,每有述製,敕前示 协,时辈荣之。”

分字解释


※ "述制"的意思解释、述制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述制”的意思:

“述制”是指阐述或表述制度、法则或政策。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对国家法律、制度或某种规则的解释和说明。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述制”可能被解释为“述说制度”、“阐述法规”等。

出处:

“述制”这一词语的出处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但可以从其含义推断,它可能是古代政治、法律文献中常用的词汇。

同义词:

阐述

解释

说明

论述

解说

反义词:

隐晦

简略

隐讳

模糊

简单

相关词语:

制度

法规

政策

规定

法律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述制”并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词汇,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更好地推进法治建设,我们需要不断对现行法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述制,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