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棘


拼音sì jí
注音ㄙˋ ㄐ一ˊ

寺棘

词语解释

寺棘[ sì jí ]

⒈  大理寺的别称。古代听讼于棘木之下,大理寺为掌刑法的最高机关,故名。

引证解释

⒈  大理寺的别称。古代听讼于棘木之下,大理寺为掌刑法的最高机关,故名。

宋 王禹偁 《谪居感事》诗:“县花聊主管,寺棘且羈縻。”
自注:“予九年授大理评事,知 苏州 长洲县。”

分字解释


※ "寺棘"的意思解释、寺棘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寺棘”的意思:

“寺棘”指的是寺庙附近的荆棘丛,比喻荒凉或被遗弃的地方。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寺棘”的解释较为简略,可能是指寺庙旁的荆棘,也可以理解为寺庙被荒废后的景象。

出处:

具体出处不详,但可以推测,这个词可能来源于古代对寺庙周围环境的描述。

同义词:

荒寺、废寺、荒凉之地

反义词:

繁华之地、繁华景象

相关词语:

寺庙、佛寺、古刹、荆棘、荒野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目前没有特别著名的与“寺棘”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可以想象一些与寺庙、荒废和荆棘相关的古代传说或民间故事。

用这个词语造句:

历经沧桑,那座荒废的寺庙已被寺棘覆盖,显得格外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