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ǎng guǎng
注音ㄍㄨㄤˇ ㄍㄨㄤˇ
繁体獷獷
组合AA式
⒈ 凶恶;粗暴。
⒈ 凶恶;粗暴。
引《汉书·叙传下》:“獷獷亡 秦,灭我圣文。”
颜师古 注:“獷獷,粗恶之貌。”
清 龚自珍 《与人笺二》:“居亭主獷獷嗜利,论事则好为狠刻以取胜,中实无主。”
章炳麟 《辨诗》:“﹝ 韩愈 ﹞辞已壮丽,博而不约,鲜温润之音,学之虽至,犹病傀怪,不至,乃獷獷如豺狼声。”
⒈ 粗恶的样子。
引《汉书·卷一〇〇·叙传下》:「犷犷亡秦,灭我圣文,汉存其业,六学析分。」
词语“犷犷”:
意思:形容粗犷、豪放的样子,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未收录“犷犷”一词,可能是因为它是一个较为口语化的词汇,属于方言或俗语。
出处:这个词语在文学作品中较为少见,更多出现在口语中。
同义词:粗犷、豪迈、豪放、粗野、粗鲁等。
反义词:温文尔雅、斯文、文雅、细腻、温顺等。
相关词语:犷悍、犷达、犷直、犷放、犷率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由于“犷犷”一词较为口语化,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用这个词语造句:他的性格犷犷,不拘小节,总是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注:由于“犷犷”并非正式的书面词汇,以上解释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