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njīng

竿旌


拼音gān jīng
注音ㄍㄢ ㄐ一ㄥ

竿旌

词语解释

竿旌[ gān jīng ]

⒈  旗杆顶端所饰的雉羽。

引证解释

⒈  旗杆顶端所饰的雉羽。

《后汉书·袁谭传》:“刘表 以书諫 谭 曰:‘何悟青蝇飞於竿旌, 无忌 游於二垒。’”
李贤 注:“竿旌、二垒者,谓 谭(袁谭)尚(袁尚 )也。”

分字解释


※ "竿旌"的意思解释、竿旌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竿旌”的意思:

“竿旌”是古代汉语中的一种词语,由“竿”和“旌”两个部分组成。“竿”指竹制的长杆,“旌”指旗帜。合起来,“竿旌”指的是旗帜或旗帜上的竿子,常用来指代军旗、旗帜等。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关于“竿旌”的解释如下:

竿旌,旌旗之竿也。旗竿,所以表识军旅。

出处:

“竿旌”这一词语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以下是一些出处示例:

1. 《后汉书·班超传》:“超乃令鼓吏击鼓,张竿旌,建旌旗,以迎汉使。”

2.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亮乃设壮士,张竿旌,以迎刘备。”

同义词:

1. 旗帜

2. 旌旗

3. 旗杆

反义词:

1. 无旗

2. 无旌

相关词语:

1. 旗鼓

2. 旌节

3. 旗帜林立

4. 旌旗飘扬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竿旌”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并不常见,但可以将其与古代战争、英雄人物的故事结合,创作出新的故事或典故。

网络故事示例:

在一场古代战争中,将军张飞为了鼓舞士气,亲自手持“竿旌”,率领精锐部队冲锋陷阵。在战场上,竿旌迎风飘扬,士兵们士气大增,最终取得了胜利。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庆祝胜利的阅兵式上,各军种队伍的竿旌随风飘扬,彰显着祖国的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