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ìliáng

税粮


拼音shuì liáng
注音ㄕㄨㄟˋ ㄌ一ㄤˊ

繁体稅糧

税粮

词语解释

税粮[ shuì liáng ]

⒈  元明两代征收米、麦等实物的赋税。

引证解释

⒈  元 明 两代征收米、麦等实物的赋税。

《元史·食货志一》:“成宗 大德 六年,申明税粮条例,復定 上都、河间 输纳之期。”
《明史·食货志一》:“凡质卖田土,备书税粮科则,官为籍记之。”
《明史·食货志一》:“洪武 九年,天下税粮,令民以银、钞、钱、绢代输。”

国语辞典

税粮[ shuì liáng ]

⒈  古时百姓应缴付的丁税钱粮。

分字解释


※ "税粮"的意思解释、税粮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税粮”的意思:

税粮是指古代国家征收的一种主要赋税,主要指谷物、布匹等实物,用以供给官府和军队开支。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税粮”的解释是:“税粮,田赋也。以田亩之数征之,曰税;以人丁之数征之,曰粮。”

出处:

“税粮”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地官·司徒》中,但作为一个特定的税种概念,它主要流行于唐宋以后。

同义词:

租税、田赋、钱粮、赋税

反义词:

免税、免租、无税

相关词语:

赋役、田赋、钱粮、租庸调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税粮”与古代税收制度相关,网络上有关税收的故事和典故较少,但可以提及一些与税收制度相关的历史事件,如“摊派”、“重税”等。

造句:

为了筹集军费和官府开支,当时的皇帝下令增加税粮征收额度,使得百姓的生活愈发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