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zhì

置质


拼音zhì zhì
注音ㄓˋ ㄓˋ

繁体置質

置质

词语解释

置质[ zhì zhì ]

⒈  犹委质。谓臣下向君主呈献礼物,以示献身。质,通“贽”。

⒉  派遣人质作担保,以示信守盟约或臣服。

引证解释

⒈  犹委质。谓臣下向君主呈献礼物,以示献身。质,通“贄”。

《吕氏春秋·执一》:“今日置质为臣,其主安重?今日释璽辞官,其主安轻?”
高诱 注:“置,犹委也。”
《荀子·大略》“错质之臣” 唐 杨倞 注:“置质,犹言委质也。”

⒉  派遣人质作担保,以示信守盟约或臣服。

《史记·六国年表》:“矫称蠭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
《汉书·西域传赞》:“其大国 莎车、于闐 之属,数遣使置质於 汉,愿请属都护。”

分字解释


※ "置质"的意思解释、置质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置质”的意思:

“置质”是一个汉语词汇,指把物品抵押给他人,以换取金钱或作为债务的担保。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比较少见,通常用于法律或金融领域。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置质”可能没有专门的解释,因为这是一个相对较少使用的词语。但是,根据“置”和“质”的字义,“置”有放置、安放的意思,“质”有抵押、担保的意思,所以“置质”可以理解为将物品作为抵押。

出处:

“置质”的具体出处无法确定,因为它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典故,但可以推测它来源于古代的法律或金融实践。

同义词:

抵押、质押、担保、质当

反义词:

解质、赎回

相关词语:

抵押贷款、质权、担保人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置质”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词汇,所以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筹集资金,他不得不将自己的房产置质给银行,以期获得贷款。